2011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委举行《ISO14409∶2011船舶与海上技术船舶下水用气囊》(以下简称ISO14409)国际标准新闻发布会。由于该国际标准的发布,起源于我国民间的气囊下水工艺将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该标准已于2011年9月1日由ISO正式发布。
据介绍,自重几百吨、几千吨,甚至几万吨的船舶建造完成后下水,由于长期使用和突发事故等原因需要维修,通常需要通过修造或利用已有的固定式船台下水滑道和船坞。而修造固定式的船台下水滑道和船坞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气囊下水这一我国独创的造船工艺,以其省工、省时、省投资、机动灵活、安全可靠和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中小型船厂用于船舶下水的首选。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下水的船舶吨位越来越大,操作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建造的民用船舶,3万吨级以下的货船有一半以上采用气囊下水;7万吨级以上的货船,用气囊下水已经起步。随着高承载力气囊的研发以及气囊下水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大型船舶气囊下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ISO14409是在我国船舶领域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于2009年12月在ISO立项,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历时近两年完成,是我国主持的国际标准用时较短的项目之一。在标准发布不到一个月后的2011年9月26日,40只高承载力气囊发往印度尼西亚;2011年10月10日,马来西亚某公司一次订购气囊上百只,首批30只高承载力气囊已发往该公司。
早在ISO14409国际标准启动之前,气囊下水工艺已从我国推广到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越南、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致2200多艘船只搁浅,美国某海事救捞公司来我国考察并购买一批气囊,在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公司在使用报告中称,我国生产的船舶下水用气囊对此次救灾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独创工艺和自主研发技术取得国际认可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为国际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ISO14409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

- 浙江金川船业五万吨集装箱船"良翔88"轮气囊下水吉水成功
0评论2022-12-25

- 船舶使用气囊下水吉水时断锚事故案例
0评论2022-11-02

- 安徽省港航3000吨级内河纯电集装箱船舶“港航船途01”轮顺利气囊吉水
0评论2022-08-19

- 湖北合创重工自主研发的6000吨级江船顺利气囊下水吉水
0评论2022-07-14

- 台州造船史上最宽甲板货船“龙辉001”气囊上排下水吉水成功
0评论2022-06-16

- 青岛气囊助力连云港市海州湾海域新型海洋牧场平台下水
0评论2022-05-18

- 采用船用气囊上排下水方式,肇通船厂首艘LNG单燃料动力 水泥罐装船顺利吉水
0评论2022-04-26

- 激进的J7Explorer超级游艇在印度尼西亚气囊上排下水顺利
0评论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