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温州合力建机创新大型沉箱出运解决方案-不用气囊沉箱出运方案

2011-05-03190
温州合力建机创新大型沉箱出运解决方案-不用气囊沉箱出运方案


轮轨直驱移动台车正在驮运重约3400吨的沉箱上半潜驳

  以往海港码头建造所采用的预制混凝土沉箱一般采用气囊、气垫和轮轨液压顶推的出运方案,而今天,温州合力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合力建机”)创新研制的国内首台套轮轨直驱移动台车为大型沉箱的出运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解决方案。

  4月20日,由中交四航局主办、合力建机协办的“大型沉箱出运现场观摩交流研讨会”在位于福建莆田的湄洲湾港举行,水运行业主管部门、港口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及行业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在东吴港区现场观摩了大型沉箱出运过程后,听取了“液压顶升、轮轨直驱小车驮运”沉箱平移工艺介绍,并围绕大型沉箱的出运工艺进行了组织研讨。

与会代表饶有兴致地参观移动台车

  中交四航局湄洲湾港东吴项目共有93件沉箱,分为3398吨、3046吨、2977吨和1923吨四种规格,其中重达3398吨的沉箱有31件,观摩现场出运的就是这种沉箱。这个“大块头”沉箱长23.7米、宽14.2米、高22米,中交四航局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湄洲湾港东吴港区项目部副经理卢书明告诉记者,这个沉箱需要浇筑约1500立方C35标号的混凝土,今天出运的是第30件。

中交四航局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湄洲湾港东吴港区项目部副经理卢书明

  合力建机为中交四航局东吴项目研发的“液压顶升、轮轨直驱小车驮运”沉箱平移新工艺,配合半潜驳出运安装沉箱,较好的适应了台湾海峡潮差大、潮汐快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出运沉箱,单次出运时间仅为90分钟。据合力建机总工程师、移动台车的研制负责人张长城介绍,如果采用千斤顶带载行走的模式可将时间缩短至70分钟以内。中交四航局总工程师吕卫清在研讨会上总结说,移动台车不仅提高了沉箱出运工效,也提高了沉箱出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及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观摩结束后中交四航局组织的大型沉箱出运工艺研讨会
合力建机总工程师张长城在研讨会上介绍移动台车驮运大型沉箱工艺

 

  轮轨式沉箱移动台车两列自重67.8吨,额定载重3600吨,可满足运载3600吨以下的沉箱要求。台车车身内设置46个千斤顶,理论举升能力为4240吨。该设备具有承载大、重量轻、单轮轮压小、车轮均匀承载等特点。合力建机研制的轮轨直驱移动台车曾在中交四航局青岛海湾大桥项目运载了重达2400吨混凝土箱梁,合力建机总经理陈敏兆向记者透露,公司已经与中交四航局(三亚项目)签订了载重达4500吨的沉箱出运台车,将于5月交货。

合力建机研制的国内首台套YDTC3600型沉箱移动台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交通部发文或将全面停止或限制使用这29种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橡胶气囊行业中奖了
为防范化解公路水运重大事故风险,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公路水运工程淘汰危及生产安全

0评论2020-11-211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二号塔钢沉井采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成功下水
气囊法施工下水的世界最重钢沉井在武汉成功下河  2015年5月22日下午15时50分,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2号塔钢沉井在武汉金口成功下

0评论2015-05-250

当前普遍使用的沉船打捞方法有哪些?
沉船打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捞方法主要有封舱抽水打捞法、浮筒打捞法、船舶抬撬打捞法和全内浮力打捞法等 1、浮筒打捞法(充气

0评论2012-06-29212

在粤沉没韩国籍化学船打捞难度大
打捞方案先在水下将沉船内的硫酸卸下,再将船体扳正、起浮。很难保障在水下卸载时不发生泄漏。吴建成说,水下卸货必须保证硫酸的所有

0评论2012-06-2936

古船南海一号沉浮考古的意义
南海Ⅰ号考古价值难用金钱衡量  由于南海Ⅰ号沉没时并未发生倾覆,而是正态下沉,据此,不少专家判断南海Ⅰ号可能是由于超载而沉没。

0评论2012-06-2931

利用船用气囊成功打捞古沉船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使用沉船打捞气囊成功登陆打捞气囊在沉船打捞过程中的作用整个登陆作业从昨晚9时50分开始,进行拉移。在当晚10时33分,沉井

0评论2012-06-2924

浙江古船打捞获得珍贵文物沉船打捞气囊
截至27日,水下考古队已基本完成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助浮气囊出水珍贵文物标本65件,从28日起将对沉船遗址

0评论2012-06-2926

海底探险沉船打捞的另类方式
  对于海洋考古学家来说,波罗的海是沉船宝藏打捞者的乐园,在那里大约埋葬有10万件宝物。沉船打捞气囊这里的很多发现都曾引发轰动

0评论2012-06-2925

古沉船打捞具有很大的考古意义
 考古队队长林国聪介绍,今年5月11日开始水下考古前已准备了一年。现场考古人员近40名,助浮气囊都是从北京、安徽、浙江等地水下考

0评论2012-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