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浙江正和造船7万吨散货船“新东莞1号”采用船舶上排下水气囊顺利吉水

2022-11-1900
 ——7万吨散货“新东莞1号”顺利下水

  2010年12月3日上午9时,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位于浙江舟山册子岛的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船台上,一艘总长222米,载重量为7万吨的“新东莞1号”,乘坐济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承载力气囊缓缓下水,2分钟后成功驶入海中。

  一项新的船舶气囊下水记录诞生了!

  该船总长222米,型宽32.26米,型深18米,设计吃水11.3米,下水重量13000吨。船舶下水前,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制订了具体的下水方案,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单位对船舶下水过程的牵引设备、强度分析、现场测试分别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通过各部门的联合协作,确保了该七万吨船的顺利下水。

 

 

 

注:《中国船舶报》2010年12月15出版  第93期

中国船舶报文章:昌林气囊助七万吨船下水

 

 12月3,在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3号船台,7万载重吨散货船“新东莞1”号在气囊的帮助下,在100秒钟内平稳滑行出船台,顺利下水。(见图)。据悉,这是国内外目前采用气囊下水解决方案的最大吨位船舶。

“新东莞1”号自重近13000吨,其气囊下水项目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承担,共采用93个气囊,其中最大的气囊长达24,直径达1.5,承重能力达600吨。为确保下水一次成功,昌林气囊公司经过半年的研发,在气囊研制中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反复计算,使气囊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质量及技术性能满足项目要求;正和造船则根据下水方案,投资近四百万元对船台进行改造,使其坡度等满足气囊下水要求;双方还在该船下水前聘请船舶设计单位,针对下水时船舶各种受力状态进行总纵强度较核,邀请浙江工业大学对船舶下水过程中船舶结构实际应力进行测量,确保船舶下水时应力不超过设计许可,最终实现了下水一次成功。

新东莞1”号是正和造船目前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该船总长222,型宽32.26,型深18,设计吃水11.3,将于两个月后交付船东东莞海昌船务有限公司。目前,正和造船共有12艘船舶在建,手持订单30余艘,实现了产品批量化建造。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08年至今,济南昌林公司先后承担了其2.7万吨、3.3万吨、5.7万吨散货船的气囊下水项目,使其船台利用率不断提高,接单范围进一步扩大。此次成功合作,进一步证明了气囊下水这一方式具有环保、便捷等特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浙江新洲造船22500吨散货船"海豚103"轮气囊下水成功
2022年12月25日上午,浙江新洲造船22500吨散货船海豚103轮气囊下水成功

0评论2022-12-250

济南昌林四只大型海洋专用靠球装车发往浙江舟山
2016年1月19日,发往浙江舟山某公司的四只大型海洋专用靠球装车发货。

0评论2016-01-200

浙江正和造船5.7万吨散货船“华融号”采用船舶上排下水气囊顺利下水
    2012年12月28日,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采用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高承载力气囊,再次将57000吨华融号散

0评论2012-12-290

浙江古船打捞获得珍贵文物沉船打捞气囊
截至27日,水下考古队已基本完成沉船遗址南部和中部约140平方米范围的揭露清理,助浮气囊出水珍贵文物标本65件,从28日起将对沉船遗址

0评论2012-06-2926

浙江台州73000吨船下水 创气囊下水载重量世界第二
6月6日,一艘载重量为73000吨的大型散货船舶和明轮在浙江台州三门利用气囊技术成功下水,这也是目前利用气囊技术下水的载重量排

0评论2012-06-070